好室喵(水順股份有限公司)-二代手足一同維繫家族事業
劉翰璋 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好室喵的黃英文總經理與弟妹從小就在家裡的工廠長大,寒暑假常常在裡面幫忙。原先黃總自己規劃是能夠在學成後,在大企業中歷練幾年再考慮接班問題,卻沒想到專科唸完工業工程才剛畢業,父親黃水順先生已經在工廠內購入新的大型機台,還比以往的機台更先進。黃總當時也清楚感受到肩頭上的壓力,和過往到處幫點小忙不同,他明白這台價值不菲的大型塑膠射出成型機不單是未來企業重要的生財工具,同時也是上一代人對下一代人家族傳承的期許。
“這幾年回想起來,才體會父親的老謀深算
黃總經理提到,父親在知道自己原先的接班計畫後,並沒有當面反駁他,但卻透過實際行動,傳達內心對於下一代接班的規劃,而他也從接班的過程中體會父親的用心良苦。
他提到父親雖然教育程度不高,但胸襟很寬闊、願意授權,且做事想得很遠。事後回想,他覺得父親大概在他專科畢業一兩年前就開始未來二代接班的規劃,「這幾年回想起來,才體會父親的老謀深算」。一代在交棒過程中,也會讓二代他們嘗試不同的角色,並在公司可以承擔的風險下允許他們失敗。
黃總經理回想當年自己試著跑了一陣子業務之後,父親就決定讓他不用再經手,而是將主要的精力回頭放在工廠的生產與營運,妹妹黃麗如副總經理在唸書期間已經在當時負責會計與業務,弟弟黃俊豪副總也後續加入業務行列,透過這樣的合作與分工模式,為日後三人的接班打下極為重要的基礎。
很多接班所需的能力,要在第一線逐漸培養
開始預備接班時,三個兄妹其實是從一個沒有掛任何部門的經理開始做起,黃總經理雖然不是相關技術背景,但卻先從技術面切入,後來陸續地將整個工廠營運的環節都摸過一遍。
「當時公司規模小,三個小孩抵多個人用,就像是打雜的」,從備料混料、成品入庫出庫、接電話、整理訂單等工作大家都做過。過程中也逐漸體會到,工廠裡面有許多事,都是學校裡面學不到的。黃麗如副總訪談時也提到,「儘量能夠親力親為,不然至少需要較深入瞭解公司運作的細部流程,才容易發現問題與盲點」。換言之,許多接班所需的基礎能力,還是必須透過了解第一線經驗逐漸培養起來。
除了從做中學,接班也需要懂得善用外部顧問與資源
接班技能的養成,雖然很大一部分是從做中學,但另外一個重點是要懂得善用外部顧問與外部資源。
黃總經理提到很多中小企業,都會面臨老幹部、老師傅不配合的情形,他們也不例外。例如老師傅時間一到就下班,他只好跟模具廠的人員留下來一起修正,「有時候研究到凌晨一兩點,甚至不睡覺的都有」;再來就是將現場問題帶到外部去,例如他會去塑膠中心等機構參加課程,為自己的觀念打底,再將老師的理論帶回去現場印證,他自己的經驗是大概70%的問題都可以得到解答。而這個實務與理論相互印證的過程,正是培養自身技能的重要管道。
接班也有很多能力,是上一代無法傳授的
二代在接班的過程中,同時也是好室喵開始從原有盤商與零售通路跨足到量販與大型通路的轉換期,當時一代就告誡二代「做這塊(量販)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那時公司規模不大,行業內也在做量販通路的只有另外一家廠商;一代基本上也沒有涉足的經驗,沒有辦法給接班團隊實際的協助,只能放手讓他們嘗試,所以接班也有很多能力,是上一代無法傳授的。
黃麗如副總提到,當時幾乎是從零開始做起,而最好的老師,其實就是外銷客戶大型量販。「客戶提出要求,想想可以怎麼達到客戶需求」,為了滿足客戶需要,不單單是產品線要夠多,整個工廠的產能、配送、人員都必須要同步提升,客戶的急單是最大的考驗,她也回想起「當時還沒有電子式發票,為了力行當日帳當日結的原則,光手開發票就可以開到凌晨一兩點」,而公司的同仁是最堅強的後盾,很多同仁都是剛畢業或剛退伍就來到公司,一路相信公司隨著公司成長,最大成就最值得感動的是這群一起打拼的同仁們依然還在,一直堅信團結力量大,團隊合作能創造更多的不可能。
大家堅定的信念,最後使好室喵成為客戶非常信賴的供應商,更重要的是經過更多通路的洗禮,二代接班團隊也逐漸站穩經營的腳步。
導入新的觀念與思維需要謹慎,應從小範圍開始
除了接班能力養成,接班最大的挑戰,黃總經理認為是新舊觀念的落差。
他曾經嘗試將學校學到的工廠管理理念導入既有的流程,卻發現內部反彈很大,「大家手邊已經很多事要處理,新的觀念也許對公司有幫助,但沒有辦法看到立即的效果,就難讓員工產生改變的動力」,黃總經理舉的另外一個例子是當公司開始接量販通路訂單時,客戶會派專人來工廠稽核,由於是公司的新轉變,舊有的幹部很難適應,因而反彈居多,但黃總經理也指出如果觀念能夠轉變,其實客戶的稽核何嘗不是一個自我檢討的良好機會。
要改善這種新舊觀念落差,似乎沒有一蹴可幾的方法。從好室喵的接班經驗中,可以學到的關鍵就是從小規模開始調整與訓練,進行小的改變,比較能取得一代的信任與授權,同時幹部與員工也比較容易配合,但也意味改變需要一定的時間發酵。
建立新一代管理幹部需要時間,授權與尊重專業
新舊觀念落差影響到多個接班的環節,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新舊管理層幹部的交替。要能建立新一代的經營團隊,關鍵不在替換舊人,而在於讓新的經營管理模式可以落實。
發展健全的人事制度,是他們接班團隊在完全接班後第一個嘗試的重要調整,這也是一個仍在進行中的過程。「與外部顧問密切溝通,將公司主要幹部聚集起來輔導上課,將實際的問題拿到檯面上談,一開始大家還配合,但輔導一定時間後,問題就開始產生,後來甚至發生同仁壓力大多人辭職,給公司上了寶貴的一課」。事後回想,一方面是新的觀念既有幹部會擔心沒做過做不好也是有點操之過急,導致部分幹部的腳步無法跟上。經歷過那次的經驗,面臨挑選新的幹部也變得更加謹慎,如果公司內部無適合人選,就直接在外部找人,無論是內部或外部的幹部關鍵是授權與尊重專業。
二代接班經驗分享- 培養自身專業、多溝通、身段放軟
談到二代接班的重要經驗分享,黃總經理提到:「其實走過很多冤枉路,交了很多學費」,一路走來的體會,他認為如果其他二代希望順利接班,並且讓企業可以永續經營,有幾點應注意:
第一:不要便宜行事,用正確的眼光看待政府法令,否則未來需要花更多得時間修補。他舉例,「當初在規劃廠房建造時覺得夠用就好,沒考慮長期使用需要,但後來需要擴充廠房,畢竟建築法令會不同於當年,就需要負擔更大的成本,。人事的部分也是,法規怎麼規定就怎麼遵守,不要造成未來的隱藏成本」,其實這就是「法律遵循」的基本概念。黃麗如副總也提到「換個角度看待,新法令運作時雖有不適應之處,根本不用擔心,順令而行才是好事。」
第二:善用關係與人脈 鼓勵接班者多跟社會與業界交流,除了有諮詢的對象之外,也是為公司找到人才的重要方法。好室喵後來諮詢的顧問、聘用的幹部、合作的設計師,其實都是透過外部人脈網絡拓展得來的。
第三:培養好自己的專業,多溝通,身段放軟,黃總經理特別提到:「在接班時,不管你是誰,人家看你還是菜鳥」,所以身段放軟很重要,要多學習、多溝通。特別是在和一代並行管理的時候,不要想做太大的改變,因為實權還是在一代身上,反而應該在能力許可,公司承擔的起風險的情況下去做小改變,先設法取得一代的信任,這樣才會加速一代放手的速度。
最後,訪談的尾聲,黃麗如副總提到走過這段路,現在對「百年老店」都會肅然起敬,因為一家企業要能經過百年的考驗,不單單要面對外部市場與大環境的轉變,內部的傳承與變革也是考驗重重,而在每個成功的接班故事背後也都有外人所難以看見的汗水與淚水。
讓好室喵二代感到光榮的地方是,有一件大賣的明星產品,其實是一代早年設計的產品,雖然在當時砸了大錢作模具,但可能因為思維過於前衛,並沒有賣得很好。但隨著時空背景轉換,接班團隊僅僅將那個產品用不同的色彩與行銷重新推出,就變成了熱賣商品,甚至創下一天熱銷4,000件的紀錄。這種兩代人跨時代合作所產生的熱賣商品,恰好是企業傳承的最佳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