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消息
會務消息
2021.08.20

「N世代學苑數位潛力企業共學班」8/19開課成功!帶領塑膠產業、蛻變升級、迎向高值、綠色的未來。

數位轉型產業升級「標配」 N世代學苑尋疫後商機
N世代學苑數位潛力企業共學班全體學員及講師。 聯經數位鄒丞勛/攝影

未來的競爭是生態系統的競爭,台灣產業若沒有升級創新、將從國際供應鏈中消失。DTA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副理事長詹婷怡在「數位潛力企業共學班」特別強調,疫後產業環境產生極大的變化,台灣產業如何於生態系中繼續打群架,數位轉型就是產業升級最好的「標配」。
協助產業數位轉型,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全國創新創業總會、資訊工業策進會執行,聯經數位、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與塑膠公會合作,共同舉辦「N世代學苑數位潛力企業共學班」,規劃一系列數位轉型課程、邀請產業專家,針對塑膠產業、蛻變升級、迎向高值、綠色的未來。第一場主題就針對數位轉型戰略思惟及智慧連結的數位新格局、進行精闢剖析。

廖本泉:藉由數位轉型、塑膠業走出不一樣的路

塑膠公會常務理事、本源興總經理廖本泉表示,面對全球減能環保要求、台灣在2025年前要減少一次性塑膠產品的生產,業者必須在工廠管理、製程改變,做出不同塑膠產業材料出來;除了限塑政策、在中國低價競爭、貿易壁壘,台灣塑膠產業難打進東南亞巿場,業者越來越難經營,因此,希望藉由數位轉型,共打國際盃走出不一樣的路,頂起一片天。

詹婷怡:盤點數位化能力 建立產業轉型模式

詹婷怡指出,疫情之後,供應鏈變短,在競爭加劇與創新科技衝擊下,須加速進行數位創新與技術等應用,以免失去市場先機。而對以製造為主的塑膠產業更應重視供應鏈生產過程的透明度與可追溯性,從製造商轉型為解決方案。例如從塑膠包裝生產製造商轉變為包裝解決方案提供者,迎求高值化及高利潤。

數位轉型勢在必行,但怎麼做?詹婷怡強調,數位轉型要轉換的不是科技,是思維。策略上,DTA也提出一套方法盤點數位化能力。針對塑膠產業擬定一套評量協助企業找到最適合的企業轉型策略方案,並介接合適的轉型顧問,逐步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轉型模式。

朱興華:塑膠產業也可以組A-Team 打世界盃

抱著過去的營運方式,很難贏得未來成功。塑膠公會祕書長朱興華開場表示,「疫情之後,下一個贏家會是誰」?根據統計,全球500強企業、40%會在十年內消失,大企業不會永遠這麼大。尤其在疫情危機後,壞的公司會消失,好的公司渡過危機、優秀的公司危機而更上層樓,成為巿場贏家

朱興華表示,台灣價值鏈強調二條微笑曲線、一為研發創新、另為行銷運籌。台灣製品製造業目前7000家,是製造業第三大產業,僅次於「金屬製品製造業」及「機械設備製造業」。疫情之後,全球供應鏈重組,塑膠製造必須要upgrade,除了升級研發設計,也要洞悉巿場需求,把製造出來的東西賣給客戶。

台灣產業轉型成功案例不乏其數、朱興華會中也分享各產業轉型創新案例。數位轉型也非單打獨鬥、亦能擅用政府資源及相關工具,台灣塑膠產業上、中、下游產業體系完整,形成完整的供應鏈, 自行車A-Team創造亮麗的外銷,手工具的T-Team 擴大台灣手工具產業產值。他認為塑膠產業也可以組Team,找出產業共同需求、跨業結合,強打國際盃。

完整新聞請看: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1799/5686228#prettyPhoto

塑膠公會祕書長朱興華,DTA副理事長詹婷怡及本源興總經理廖本泉。 聯經數位鄒...

塑膠公會祕書長朱興華,DTA副理事長詹婷怡及本源興總經理廖本泉。 聯經數位鄒丞勛/攝影